2018年7月2日 星期一

【故事】大山 小溪 狂風與巨浪

一條小溪緩緩地流淌著,蜿蜒曲折,它來到了大山腳下,大山擋住了它的去路,它用它微弱的聲音對大山說:「請讓開,你擋住了我的方向,你擋住了我前方的路。」大山問它說:「你去哪兒?」小溪說:「我要找尋我的家鄉。」大山又說:「好吧,請從我的身上流淌過去吧!」可是因著小溪太柔弱,也因著小溪太幼小,它怎麼也越不過大山,於是它只好在大山腳下繼續流淌著……
一股狂風席捲著沙石與雜物來到了大山前,怒吼道:「讓開!」大山說:「你去哪兒?」狂風怒吼著說道:「我要到山的那邊去。」大山說:「好吧!如果你能折斷我的腰,那你就過去吧!」狂風怒吼著,一遍又一遍,無論它怎麼怒吼、怎麼努力都不能折斷大山的腰。它累了,它停下腳步,歇息下來。而山的那一邊,一陣一陣的微風吹來,人們好不愜意,那是大山帶給人們的問候……
海岸邊,浪花在翻滾著,輕輕地拍打著岸邊的礁石。突然,一股巨浪狂奔而來,它咆哮著來到大山前,喊道:「讓開!」大山說:「你去哪兒?」巨浪不能停下它的腳步,它繼續咆哮著,回答道:「我要擴張我的土地,我要伸展我的胳臂!」大山說:「好吧!如果你能越過我的頭頂,我就為你讓路。」於是,巨浪退後,再次衝向大山,不管它怎麼努力,它都不能越過大山,它只好慢慢地退去……
千百年來,小溪在大山的腳下就這樣靜靜地流淌著,它順著大山指引的方向回到了它的家鄉,匯成了河,匯成了海。因著大山的守候,小溪從未迷失方向,小溪與大山相生相息、相生相剋又相互依存。
千百年來,狂風從未改變它怒吼的習慣,它依然常常席捲著沙石「光顧」大山,威脅著大山,但它從未折斷大山的腰,大山與它相生相息、相生相剋又相互依存。
千百年來,巨浪也從未歇息,從未停止它擴張土地的腳步,它一遍又一遍重複著向大山咆哮,而大山也從未因著它的咆哮而挪動它的身軀。它守望著這片海,就這樣,海中的萬物得以繁衍生息。大山與巨浪相生相息、相生相剋又相互依存。

2018年7月1日 星期日

末世基督的發表《獨一無二的神自己 三 神的權柄(二)》第四部分

全能神說:如果說一個人的出生是為成就人身為人子的角色,那麼養育下一代便是為成就一個人為人父母的這一角色了。這兩個角色的轉換讓一個人以不同的角度經歷了人生的不同時期,也給了一個人不同的人生閱歷,讓人在不同的人生閱歷中體驗著造物主相同方式的主宰,也讓人體驗著沒有人能超越造物主的命定,沒有人能改變造物主的命定這一事實。
  本視頻中神的話語摘自《話在肉身顯現》,其中包含的內容有: 第五關,人的後代。 1.人的後代並不掌握在人的手中 2.在撫養了下一代之後,人對命運有了新的解讀 3.人相信命運代替不了對造物主主宰的認識 4.順服造物主的主宰人才能得著真正的自由



【故事】種子 大地 大樹 陽光 小鳥與人

一粒種子落在了地上,一場大雨過後,種子生發出了嫩芽,它的根慢慢地扎在了土裡。嫩芽逐漸長大,經歷了風吹雨打,也經歷了陰晴圓缺。夏日裡,大地為它輸送水分來抵禦炙熱的天氣,因著大地,它不會感到炙熱,它度過了酷暑。冬日,大地用暖懷與它緊緊相擁,為它輸送暖流,因而它抵禦住了嚴寒,它躲過了風雪侵襲的寒冬。嫩芽因著大地的庇護而變得勇敢,快樂,也因著大地無私的供養而變得茁壯起來。它歡快地成長著,在雨中它歡唱著,在風中它歡舞著,搖擺著。嫩芽與大地相偎相依……
若干年後,嫩芽變成了參天大樹,它枝繁葉茂,粗壯而有力。它的根依然扎在土裡,而且是深深地扎根在土裡,只是原來保護它的土地如今變成了它的根基。
一抹陽光照在了大樹上,大樹搖晃著身軀,伸展著它的臂膀,深深地吮吸著陽光下的氣息。它腳下的土地隨著它的節奏而呼吸,大地感到如此清新,頃刻間,一股股新鮮的氣流從大樹上散發出來,大樹變得精神抖擻而有活力。大樹與陽光相偎相依……
樹蔭下,乘涼的人們感受到了陣陣清香之氣。這清香之氣潔淨了人的心肺,也潔淨了人的血液,讓人的身軀不再沉悶,不再壓抑。人與大樹相偎相依……
一群小鳥「嘰嘰喳喳」飛來,落在了大樹上。牠們或許是為了躲避天敵,或許是為了繁衍養育牠們的下一代,也或許是為了短暫的休憩。小鳥與大樹相偎相依……
大樹盤根錯節深深地扎在大地裡,它用它的身軀為大地遮風避雨,它伸開它的臂膀,庇護著它腳下的大地,因為大地是它的母親。它與大地相生相息,永不分離……
⋯⋯⋯⋯
剛剛所講的每一樣東西你們都見過,種子,知道吧!種子變成大樹,這個過程也可能你看不到細節,但是你知道這是事實,是不是?(是。)大地,陽光,這個也知道,是吧!那小鳥落在大樹上這個畫面是不是每個人都見過?(是。)在樹下乘涼的人呢,你們見沒見過?(見過。)那這幾樣東西放在一個畫面裡給人的感受是什麼?(和諧。)這樣的一個畫面,畫面裡所存在的每一樣東西是不是都來源於神?(是。)既然是來源於神,那神就知道這幾樣東西存在在地上的價值與意義,就是神創造萬有的時候,神安排每一樣東西、神造每一樣東西的時候都有他的用意,而且神創造這每一樣東西的時候它都帶著生命。他為人類創造的這個生存的環境,就是剛剛故事裡講的,大地與種子相偎相依,大地能夠供養種子,種子也離不開大地,它們之間的這個關係是不是神起初造的時候命定好的?(是。)那大樹、陽光、小鳥與人這樣的一個畫面,是不是也是神為人類創造的一個生存的環境呢?(是。)首先,大樹能不能離開大地?(不能。)那大樹能不能離開陽光呢?(不能。)那神創造大樹的目的是什麼,能不能說僅僅為了大地呢?能不能說僅僅為了小鳥呢?能不能說僅僅是為了人呢?(不能。)那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?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相生相息,不能分離,就說大地、大樹、陽光、小鳥與人,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相互依存、相互供養這樣的一個關係。大樹保護著大地,大地同時又供養著大樹;陽光供應著大樹,大樹同時也從陽光得著新鮮的氣息,緩解了陽光帶給大地的烘烤。最終受益的是誰?最終受益的是人類,是不是?(是。)這就是神創造人類的生存環境的一個原則、一個初衷。看似簡單的一個畫面,有著神的智慧,也有著神的用心。人不能離開大地,也不能離開大樹,更不能離開陽光與小鳥,是吧!這幅畫面雖然是一個故事,但也是神創造天地萬物、賜給人生存環境的一個縮影。

2018年6月30日 星期六

評|相聲《醒》聽!神的聲音

作為基督教會的相聲,用《醒》作為標題,確實惹人關注,那到底因著什麼沉睡,又為什麼要醒?這裡的「醒」到底指什麼說的呢?
逗哏剛醒的開場白:「有的人哪,雖然是醒著呢,可這心哪,還在沉睡當中。」點破了主題,表明了這裡說的醒不是外表的醒,而是心靈的甦醒。
2000年來基督徒都在盼望主回來,小品中,剛醒作為講道人也常講「主就要回來了,咱們得儆醒等候」。但這次,大家提出疑問:「你們老講主叩門,我們要儆醒,儆醒,可就是不講主怎麼叩門……」剛醒有心無力,無法解答,只能尷尬地告訴信徒們繼續儆醒禱告……講道人無道可講,信徒靈裡乾渴,信心逐漸冷淡,這樣的場景想必是宗教界多數教派出現的現象。儘管多數教派舉辦了查經會、復興會、聚餐會、抽獎活動等等,但對增強信徒的信心卻起不到好的作用,讓我們不禁感嘆:為什麼儆醒了這麼久還是沒有迎接到主來?主來到底以什麼方式來叩門呢?
剛醒愁眉不展,翻遍聖經查找也弄不清楚,這時陳姊妹來叩門了,似乎隱喻出了答案。陳姊妹的確是來報佳音的,剛醒幾番爭戰才決定聽一聽。那結果怎麼樣呢?用剛醒的話說:「那道聽得我是心明眼亮、如夢初醒、茅塞頓開、恍然大悟!心中的迷茫是一掃而光啊!明白主來是怎麼『叩門』的了!」——主耶穌早已道成肉身,隱祕降臨在我們中間,發聲說話,作了審判從神家起首的工作,主就是用話語來叩門。

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

神末世審判工作就是啟示錄預言的白色大寶座的審判

參考聖經
因為時候到了,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。」(彼前4:17)
我又看見一個白色的大寶座與坐在上面的,從他面前天地都逃避,再無可見之處了。我又看見死了的人,無論大小,都站在寶座前。案卷展開了,並且另有一卷展開,就是生命冊。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,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。於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,死亡和陰間也交出其中的死人。他們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審判。死亡和陰間也被扔在火湖裡,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。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,他就被扔在火湖裡。」(啟20:11-15)
相關神話:
「以往談到的審判先從神家起首,這話中的『審判』就是今天神作在末世來到神寶座前的人身上的審判。或許有的人認為末世來到時神要在天宇之上設立一個大的桌案,上面鋪著白色的台布,神坐在一個大寶座上,所有的人都跪在地上,神將各人的罪狀都揭示出來,由此來確定人是上天堂還是下硫磺火湖等等這些超然的想像。不管人如何想像都不能改變神作工的實質。人的想像只不過是人思維的構思,是從人的大腦來的,是從人所聽所見而總結拼湊來的,所以我說,無論人的想像多麼精彩都只是一幅漫畫,並不能代替神作工的計劃,人畢竟都是經過撒但敗壞的,怎麼能測透神的意念呢?人將神的審判工作想像得特別離奇,人都認為既然是神自己作審判的工作,那必定是規模最宏大的,一定是世人難以理解的,一定響徹天宇,震撼大地,否則怎麼能是神作的審判工作呢?人認為既然是審判工作,那神在作工的時候一定特別威風,特別神氣,而那些接受審判的人一定是嚎啕大哭,跪地求饒。那時的場面一定很壯觀,一定很令人激動……每一個人都將神的審判工作想像得出神入化。但你可曾知道,當神在人中間早已開始了審判工作的同時,你還在自己的安樂窩昏睡,當你認為神的審判工作正式開始的時候已是神更換天地的時候,那時或許你剛剛明白了人生的意義,但神無情的懲罰工作將在沉睡中的你帶入了地獄之中,此時你就會恍然大悟,明白神的審判工作早已結束了。

2018年6月28日 星期四

一粒麥子-小羊詩歌(一粒麥子)

「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: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,仍舊是一粒。若是死了,就結出許多子粒來。愛惜自己生命的,就失喪生命。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,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。」(約翰福音12:24)

一粒麥子 它若不落在地裡死了 不論過了多少時候 它仍舊是他自己 它若願意 讓自己被掩埋被用盡 就必結出許多子粒 經歷生命的奇蹟

2018年6月27日 星期三

福音電影《福音使者》之看牧師長老如何對待主的再來


福音電影《福音使者》之看牧師長老如何對待主的再來 末世主回來發表了許多真理,作了審判工作,按理說牧師長老都是事奉主的人,他們都熟讀聖經、常常給人講解聖經,主來了他們應該能認識,應該帶領信徒迎接主才是。但事實上,這些牧師長老又是如何對待主的再來呢?